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崂山信息网

崂山信息网 崂山华楼风景区 查看内容

青岛崂山华楼风景游览区有哪些好玩的景点?

2017-3-25 18:03| 发布者:aiwolaoshan| 查看:2612| 评论:0|原作者:凤凰

摘要:华楼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区西北部,以奇峰名石、自然山林景观和道教名胜著称,有法海寺、下书院、皇姑洞、石门涧、千尺嶂、石龙崖、笋峰、石门峰、石门岭、石门庵、天落水、华楼宫、聚仙台、福泰庵、万寿宫、迎仙 ...
华楼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区西北部,以奇峰名石、自然山林景观和道教名胜著称,有法海寺、下书院、皇姑洞、石门涧、千尺嶂、石龙崖、笋峰、石门峰、石门岭、石门庵、天落水、华楼宫、聚仙台、福泰庵、万寿宫、迎仙岘、松风口、下华楼、崂山水库、迎仙观、大腿崮、锯齿牙共22处景点,景区面积为22.6平方公里。华楼宫坐落于海拔350米的华楼山上。华楼山以因山巅的“华楼石”而得名。华楼石又名“聚仙台”、“梳洗楼”、“华表峰”。与华楼宫对峙的一座山峰称“南天门”,峰顶巨石上刻有明代山东提学邹善草书的“最乐处”三字。崂山水库在华楼山北侧,风光绮丽宜人。从元代以来,华楼山就成为来崂山的达官文士必到之处,现在华楼景区仍然是崂山的题词刻石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。明代山东巡抚赵贤所题“海上名山第一”就镌于此景区。现在,游人可乘坐新建的华楼观光索道由山下直达华楼宫。 
 【迎仙岘】 自华楼山北响石村登山,沿途山路有十八盘,俗称“小十八盘”。过此后,见山右侧有一石壁,顶部前伸如厦,旧名“接官亭”,明代隆庆二年(1568年)山东提学邹善游华楼山时,嫌其名太俗,更为“迎仙岘”,并即时赋诗:“相逢俨列仙,人吏谢凡缘,传呼仙子避,绝倒石崖巅。”登上山口,清风穿林,松涛阵阵,即松风口。拾级再上,景色愈奇,石磴尽处,即清风岭。山势至此豁然开朗,向西经过“名山第一”碑,穿过幽深的竹径,就是华楼宫。“名山第一”碑原镌刻之字为“海上名山第一”,由明代巡抚赵贤题写,后此碑被毁,清代即墨知县尤淑孝另建石碑,题刻为“名山第一”。
  【聚仙台】 聚仙台,又名“华表峰”,俗称“梳洗楼”,位于松风口以南、华楼宫以东。高峰叠架凌云,四壁削然陡立,高达30余米,迭石崛起于岭顶,顶部平坦如台,远远望去宛如叠石高楼直插云天,在崂山十二景中称“华楼叠石”。民间传说神仙曾在此梳洗,故俗称“梳洗楼”。梳洗楼由西北望去,叠石轮圆并不美观,其奇在阳,由峰后东去,折而南下至涧底,回首北望,峭壁参天,顶石探出如冕,蔚为奇观。由于聚仙台形状奇特难以攀登,自古以来被誉为“崂山第一奇峰”。清代胶州著名文人张谦宜《华楼仙迹记》中有一段传说:明代崇祯年间华楼宫有一老道攀登上聚仙台,得青玉碗和白玉吕洞宾像,后被县令索去。另有传说,清咸丰年间有姓胡的道士曾上去过,见上面古柏极多,柏下有洞,洞旁有泉,洞里有金色神像。近年来,有人沿石隙打桩,挂上铁链,攀登到峰顶,发现有人工开凿的石洞、线刻的神像、松树和清泉等。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《华楼》七律诗:“第一名山海上留,华峰谁到最上头。琼浆已涸玉盆水,仙髻罢妆梳洗楼。烟崮遥连翠屏合,天门中豁白云留,道人何事攀援上,玉盏徒增墨吏羞。”
  【华楼宫】 华楼宫位于华楼山南,在聚仙台以西。宫为元代泰定二年(1325年)创建,明代天顺年间重修,有老君、玉皇、关帝三殿,房舍简朴,庭院雅洁,庙内外有胸径数围的松、银杏等古树20余株。宫前临夕阳涧,杂树葳蕤,翠竹婆娑,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竹子,名叫“金怀玉”,竹竿色黄,枝杈之沟色青翠。殿后为碧落岩,岩半一泉流水,名为“金液泉”。华楼宫的周围环境非常优美,特别到秋高气爽之时,远山近峦清新空溟,使人乐而忘返。清代乾隆年间即墨文人蓝中0《华楼宫》诗赞:“野竹奇花满涧中,高山耸处拥仙宫。峰峦环列云屏翠,岛屿遥分海月红。金液飞泉尘虑洗,丹梯悬磴世缘空。三生有诀谁堪语,坐对青松万壑风。”
  【金液泉】 华楼宫玉皇殿后有一峭岩,名碧落岩,上有邱处机刻诗并镌有“金液泉”三字。岩下有一泉,下砌方池,泉水落池中,不涸不溢,味极甘美,因名“金液泉”。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有《金液泉》七言绝句:“金液泉生碧落岩,津津下注石方龛。瓦瓶日汲仙家用,酿酒煮茶味转甘。”
  【翠屏岩】 翠屏岩在华楼宫后右上方,峭崖壁立,高宽各约20米,石色苍翠斑斓,如张起一幅锦屏。岩上有明代文人、山东参政陈沂书写真、草字体的“翠屏岩”各三字,东有明代蔡叔逵镌草书“东海胜游”四字。岩下有一形如卵壳的圆洞,名“玉皇洞”,高深各2米,洞壁光滑,洞内原供奉石雕玉皇像一尊,为元朝达鲁花赤监造。洞内石壁左上方镌有《兰田题记》,其文为:“莱州府同知南津陈栋登州道指挥平山王住同游北泉蓝田题”,为明代刻石。金代举人、即墨人朱仲明有《玉皇洞》七言绝句:“石窍崆峒透上方,云封紫翠郁苍苍。谁开混沌烟霞洞,呼吸阴阳纳晚凉。”洞前有一块草地,相传是玉皇殿旧址。从翠屏岩北上,岩石上有4小洞,洞中都曾有塑像,名“七真洞”、“三阳洞”。再西上有虎啸峰、凭虚石、玉女盆等名胜。与玉女盆并列有天液泉,该泉又名天眼泉,泉水经年不涸。明代嘉靖年间进士、山东提学邹善游此处时留有《翠屏岩》诗:“白云罩翠屏,望望静如削。坐久谈忘归,崖头松子落。”
  【王乔崮】 王乔崮位于华楼峰和高架崮之东。王乔即王子乔,《列仙传》载:“王子乔者,周灵王太子晋也,好吹笙,作凤凰鸣,游伊、洛之间。”相传古代仙人王乔曾在此崮顶吹笙以游,故名。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有《王乔崮》七言绝句:“仙子吹笙何处游,碧天明月几千秋。谁知万叠崂峰顶,犹有遗址在上头。”崂山有两个王乔崮,另一个王乔崮在崂山水库北岸,位于惜福镇东南4.7公里处,该崮属三标山支脉,明代永乐年间因有王、乔二姓避战乱于该处,故名。
  【凌烟崮】 凌烟崮位于华楼峰之西,在华楼宫西北上方,与华表峰东西遥遥相对。大石垒迭在峰顶,像人工筑成的平台,四周陡峭,危不易登,人从峰东窄径西去,数十步便到路尽头。石壁上有人凿脚窝五六处,须手攀脚蹬始能登上,下临深渊,偶一失慎,便会粉身碎骨,十分危险。崮顶为一平台,台上有大石,上凿一洞,洞旁有砖砌坟墓一座,此坟名“老师父坟”。崮南侧有石洞,曾埋葬着元代道士刘志坚的骨骸,洞上镌“灵烟坚固,永丘之坟”,侧畔直刻四行字:“云岩子,刘志坚,永丘门,三阳洞。”崮前石壁上刻有长诗一首,附近石刻多为元代遗迹。凌烟崮又称“灵烟崮”,元代朱铎有《灵烟崮》七绝一首:“峻轞怪石锁山烟,飞渡此间不老仙。传得祖师衣钵在,不知寒尽不知年。”
  【南天门】 在华楼宫前,为华楼宫之南的一座名峰。石崖向南突出,上平如台,大可一亩,东西南三面皆临深壑。处其上,北看华楼山,西南望石门山,南观五龙山,东眺梳洗楼,秀峰环列,如展画屏。独东南一面,露一缺口,远远望去,巨峰一带重峦迭嶂,似千万枝剑戟,高插云端,景色尤奇。台的偏北,有大石矗立如屏,石旁苍松,虬曲多姿,石前有明代即墨知县许铤立的“胜览”碑一座。另有明代山东提学邹善题“最乐处”等赞美之句。南天门巨石侧有一人工开凿之小洞,因洞中曾供奉过王重阳,故称“重阳洞”,洞北有明代之诗文刻石。明代黄宗昌《崂山志》记有:“南天门,在华楼前,砥石如台,乔松之荫人大如屋,居高而平,崖特出,坐卧其中,东南望巨峰诸胜,迥然心目。”明代即墨县丞周有《南天门》诗:“千重紫气拥天关,不驾长虹不可攀。识得丹头无著相,天门只合在人间。”
  【华阳山】 华阳山位于华楼山南,由石门山脉北分支脉东下,南为五龙山,北为华楼山,中为华阳山。在华阳山南麓曾有华阳书院,为明代即墨进士、刑部右侍郎蓝章所建,书院前有紫光阁,上有文昌阁,背崖面溪,景致幽雅,南溪边石上,刻有“谈经地”、“枕石漱流”、“曲水流觞”等字。书院之西有仙人桥,天然碑,西行1公里处为华阳洞,洞口悬空南向,前有大石作障,口狭隘,爬行方能进入,内渐宽阔,洞顶有孔,日光由此射入。清代文人蓝海庄有《冬日读书华阳书院次二兄见怀》诗:“当户岚光日又斜,惜阴应不念离家。登楼喜有书堪读,闭户曾无酒可赊。蝌蚪含烟留古篆,薜萝积雪印苔花。何当聚首空山内,黄卷青灯映紫霞。”
  【白鹤峪】 又名鹁鸽峪,位于华楼山西北,在华楼、华岩两山之间,有一条山峡名“马虎涧”,由响石侧逆涧而入,夹岸都是削壁危岩,奇石古松,约行半公里即到“白鹤峪”。白鹤峪是一处小幽谷,四面岩壁环耸,东南削壁若屏,有一悬泉自高处泻下,如素练挂于天空,称“天落水”,水落成潭,名“白鹤潭”,潭清似镜,清冽甘美。明代即墨进士黄宗庠有《白鹤峪》诗:“山深泉愈响,石险路难穷。屋隐千林表,烟生一径中。湿云归洞白,霜叶等花红。何用清尘虑,萧萧满涧风。”
  【西莲台】 在华楼山西之华岩山西北麓,有佛寺西莲台遗址。明代末年自华和尚得即墨望族周氏施地,在此建洪门寺,又名西莲台。据记载,寺内有木雕之丈八佛像,殿宇恢宏,庭院修洁,绘塑工丽。有普同塔及雍正年间圆寂的善公塔。清代乾隆末年该寺塌毁,道光年间拆除,只余石塔一座,埋藏着自华和尚的骨骸。清代即墨文人蓝中0有《西莲台》五言律诗:“晚照空山里,万松护寺基。磬声依石静,幡影动云迟。花落春归日,鸟啼雨歇时。高峰僧对语,何处着尘思。”
  【崂山水库】 崂山水库又名月子口水库,月子口在夏庄东1公里处,是白沙河流出崂山的最后一个山谷。四围环山,中成盆地,具有天然水库的良好条件。水库在小风口山和张普山之间筑坝,腰截白沙河,大坝长672米,高26米,库内最大水深为24.5米,水库东西长约5公里,平均宽度约1公里,汇水面积为5平方公里,流域面积99.6平方公里,库容量5601万平方米。水库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修建,1959年7月完成。崂山水库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优势,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,两岸青山逶迤夹立,一涧碧水安谧宁静,水鸟嬉水,云光变幻,成为崂山的一处新景点。华楼山在其南岸,黄石宫、慧炬院遗址位于库北,溯流而上便是北九水的旖旎风光。
  【石门山】 石门山位于华楼山西南,海拔570米,山巅有两峰,对峙如门,故名。将阴时,云气缭绕峰头,景色极为迷人。石门山山势险峻,不易攀登,由山南坡上,北下无路,向北俯瞰千峰综翠,万峦点黛,村落河流遥遥点缀,如锦绣画幅。最高峰为中心崮,卓立如椎,旁有那罗崮磐石相叠,从那罗崮的西北,转东再南,倚石方能登上形如平台的山顶,由此东望巨峰,高峻雄伟,出没云中,西南望大海,波光莹晶,天水一色,北瞰华楼山,峰峦耸峙。那罗崮东有两峰壁立,相隔仅丈许,斩截直下,如同斧劈,上有石片两条,横担成“井”字形,石色光洁,实为奇观。山上还有皇姑洞(又名黄崮洞)、仙姑坟、仙人桥、千花顶等名胜。山南麓有石门庵,该庵后倚危峰,前临陡涧,极为幽静。清代即墨文人杨还吉有《雨中望石门》诗:“微雨丝丝杨柳风,石门烟雾有无中。呼童急扫藤萝径,雨里山光更不同。”
  【卧狼齿】 卧狼齿山位于石门山西南,在李村东北4.5公里处,此山虽仅海拔400米,但高陡险峻,山峦重叠,怪石嶙峋,像一只呲牙咧嘴的恶狼,因名“卧狼齿”;另有一说是此山有狼,又因山顶有石勺(匙),故名。清同治版《即墨县志》即用卧狼齿之名。山顶有咸丰年间官府修筑的抵抗捻军的石砌围墙,长约400~500米,山顶大石上有天然石盘、石碗、石勺等,山顶西南还有铃石,石上有泉,旱天不涸,因旁边石上有坑似马蹄印,故名“饮马泉”。清道光年间山上曾建过“七神庙”,据元代《齐乘》记载:“不其城西旧有七神,号曰女姑”,七神庙内祀“女姑”神。

崂山信息网声明:崂山华楼景区版块所有稿件,版权均属崂山信息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自于

www.laoshannews.com/hualou/)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也不代表崂山信息网赞同其观点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图文热点

热门推荐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