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崂山信息网

崂山信息网 崂山宗教 《崂山道士》 查看内容

了解一下崂山道士们的练功生活

2016-3-20 21:15| 发布者:aiwolaoshan| 查看:5533| 评论:0|来自:青岛崂山

摘要:我们崂山的练功生活:月夜习武,旭日餐霞,“步月廊”下推手,“聚仙台”上吐纳,不仅增强了体质,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教宝贵的养生之法,继承了“仙道贵生”的优良传统。 崂山道教属全真清修派,不重斋醮,惟务修性 ...
我们崂山的练功生活:月夜习武,旭日餐霞,“步月廊”下推手,“聚仙台”上吐纳,不仅增强了体质,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教宝贵的养生之法,继承了“仙道贵生”的优良传统。
崂山道教属全真清修派,不重斋醮,惟务修性炼命之术,追求养生,历代出了不少道德深远的道士,现在流传很广的两部丹经《大成捷要》和《道乡集》即是出自崂山,而且这里的道士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都主张“内外兼修,动静结合”,今日的崂山道士仍然如此。
 

 
一、老道长们的功夫
崂山太清官现有老道长六人,个个都是修行有素,鹤发童颜。很多游客看到他们,往往惊羡不已,围住他们问这问那。他们常常会捋着胡须感慨地说:“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好啊!”朴实的一句话,却道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宗教政策落实得好,老道长们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之情。
其实,这些老道长每人都有一套动静道功,形神俱炼,从不间断。
匡常修道长,年逾八旬,通晓道教先天炁功,以及武当别传内家拳,兼善医术。五十年代就经常给青岛疗养院上课,传播气功。一九八○年回庙后,应青岛气功界的要求,整理编写了《先天炁功筑基要诀》,每早在床上他就开始锻练了,浑身“软如棉,硬似铁”,虽已年迈,仍能分叉如坐席,踢腿过脑顶。他还经常接待慕名来访的客人,有时一天不停地谈话,毫无倦色。有人提出疑问,他却不以为然地笑道:“所谓‘立行坐卧,不离这个’嘛,我在说话时,仍可气归元海,何累之有”。
李宗廉道长,年逾古稀,原是辽宁铁茶山云光洞监院,为了修炼内丹,解放前即进崂山隐居,功夫上去之后,丹田之火可以使蜡烛在手心熔化,双手能够举起二百斤重的石块。李道长面色红润如童子,发须白者极少,可见功底深厚。他还编了适合自己的气功操,坚持锻练筋骨。
孙真谆道长,年近古稀,据说练过八卦拳,天天打坐,每早看到他沿着太清宫周围跑步,晚饭后常去海边散步,有时清晨看到他对着崂山名泉——“神水泉”,行服气之术。
刘宗成道长,八十高龄,他的练功方法与众不同,全是卧功,从不盘腿打坐,昼卧于山,夜卧于庭,朔望之日,用功更勤,风雨霜雪天从不间断。他除了练拳,还擅长世所不知的“太乙玄门棍”。解放前曾有几个土匪进庙抢劫,他舞起棍子,大施神威,打得土匪们抱头鼠窜,一时传为美谈。
王自臻道长,年已古稀,每天早晨去海边散步,呼吸吐纳,以劳动代操练,别有一套。刚回庙时还是满头银丝,后来竟然有些变黑。
崔静一道长,七十有余,是崂山出家时最长的坤道,注重修行,坐功颇深,至今发如黑漆。
在气功大兴于世的今天,社会上少数人看到有空子可钻,冒称自己是什么道教龙门派传人,有的竟称是崂山道土亲传,编造谎言,假借传授气功之名,大捞钱财,而我们崂山的一些老道长,既不争名,也不图利,默默无闻地练着自己的功夫。相比之下,他们的品德是何等之高尚,“君子圣德容貌若愚,”注重修德,我想这才是他们健康长寿之根本。
二、年轻道士的练功生活
我刚到崂山时,小道士还很少,那时匡师父十分注意对我们的培养,每天早饭后,晚饭前,山上没有游客时,全体道众聚在一起,由老道长轮流给我们讲课。讲的内容非常广泛,除了庙上事务,主要是围绕修道养生,讲他们的经验,讲炼性磨性,讲吐纳调气,讲修道禁忌……。
匡师父还拿出他著的《养生三字经》、《指玄篇》、《玄修秘诀》等。还要我们学习《道协会刊》和《吕祖全书》、《三丰全书》、《悟真篇》、《周易参同契》、《大成捷要》、《性命圭旨》、《伍柳仙宗》等书有关章节,通过学习,我们对于道教理论,特别是关于养生方面的理论及其方法,有了一个大概认识,提高了自己的水平。
除了打扫卫生和种地、种菜,匡师父常常在早晨晚上,亲自下场子,带我们习武,十分热闹,我们的劲头也很大,夏天不怕暑热蚊咬,冬天不怕风雪严寒,不以为苦,反以为乐,所以每人都学到了一些功夫。
山上练功的场地也很多,有时个人趁旭日初升之际,登上山头,望海吐纳。李白曾有诗云:  “我昔东海上,崂山餐紫霞”,真使人陶醉于大自然之中,其乐无穷。
另外,为了开放和旅游事业的需要,许多影视厂家不断到崂山拍片,每次都少不了崂山道士参加,除了诵经、值殿、种田等项目外,都有我们小道士的武术表演。在政府对外宣传工作上,我们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。
一九八五年八月份,我和两位道友在楼观台参访时,应任法融道长的要求,表演了我们在崂山学到的功夫,受到台上道众和当地围观群众的热烈欢迎,为道门争了光,也加强了名山宫观之间的联系。
我们崂山的练功生活:月夜习武,旭日餐霞,“步月廊”下推手,“聚仙台”上吐纳,不仅增强了体质,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教宝贵的养生之法,继承了“仙道贵生”的优良传统。
崂山道教属全真清修派,不重斋醮,惟务修性炼命之术,追求养生,历代出了不少道德深远的道士,现在流传很广的两部丹经《大成捷要》和《道乡集》即是出自崂山,而且这里的道士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都主张“内外兼修,动静结合”,今日的崂山道士仍然如此。
一、老道长们的功夫
崂山太清官现有老道长六人,个个都是修行有素,鹤发童颜。很多游客看到他们,往往惊羡不已,围住他们问这问那。他们常常会捋着胡须感慨地说:“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好啊!”朴实的一句话,却道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宗教政策落实得好,老道长们对党和政府的无限感激之情。
其实,这些老道长每人都有一套动静道功,形神俱炼,从不间断。
匡常修道长,年逾八旬,通晓道教先天炁功,以及武当别传内家拳,兼善医术。五十年代就经常给青岛疗养院上课,传播气功。一九八○年回庙后,应青岛气功界的要求,整理编写了《先天炁功筑基要诀》,每早在床上他就开始锻练了,浑身“软如棉,硬似铁”,虽已年迈,仍能分叉如坐席,踢腿过脑顶。他还经常接待慕名来访的客人,有时一天不停地谈话,毫无倦色。有人提出疑问,他却不以为然地笑道:“所谓‘立行坐卧,不离这个’嘛,我在说话时,仍可气归元海,何累之有”。
李宗廉道长,年逾古稀,原是辽宁铁茶山云光洞监院,为了修炼内丹,解放前即进崂山隐居,功夫上去之后,丹田之火可以使蜡烛在手心熔化,双手能够举起二百斤重的石块。李道长面色红润如童子,发须白者极少,可见功底深厚。他还编了适合自己的气功操,坚持锻练筋骨。
孙真谆道长,年近古稀,据说练过八卦拳,天天打坐,每早看到他沿着太清宫周围跑步,晚饭后常去海边散步,有时清晨看到他对着崂山名泉——“神水泉”,行服气之术。
刘宗成道长,八十高龄,他的练功方法与众不同,全是卧功,从不盘腿打坐,昼卧于山,夜卧于庭,朔望之日,用功更勤,风雨霜雪天从不间断。他除了练拳,还擅长世所不知的“太乙玄门棍”。解放前曾有几个土匪进庙抢劫,他舞起棍子,大施神威,打得土匪们抱头鼠窜,一时传为美谈。
王自臻道长,年已古稀,每天早晨去海边散步,呼吸吐纳,以劳动代操练,别有一套。刚回庙时还是满头银丝,后来竟然有些变黑。
崔静一道长,七十有余,是崂山出家时最长的坤道,注重修行,坐功颇深,至今发如黑漆。
在气功大兴于世的今天,社会上少数人看到有空子可钻,冒称自己是什么道教龙门派传人,有的竟称是崂山道土亲传,编造谎言,假借传授气功之名,大捞钱财,而我们崂山的一些老道长,既不争名,也不图利,默默无闻地练着自己的功夫。相比之下,他们的品德是何等之高尚,“君子圣德容貌若愚,”注重修德,我想这才是他们健康长寿之根本。
二、年轻道士的练功生活
我刚到崂山时,小道士还很少,那时匡师父十分注意对我们的培养,每天早饭后,晚饭前,山上没有游客时,全体道众聚在一起,由老道长轮流给我们讲课。讲的内容非常广泛,除了庙上事务,主要是围绕修道养生,讲他们的经验,讲炼性磨性,讲吐纳调气,讲修道禁忌……。
匡师父还拿出他著的《养生三字经》、《指玄篇》、《玄修秘诀》等。还要我们学习《道协会刊》和《吕祖全书》、《三丰全书》、《悟真篇》、《周易参同契》、《大成捷要》、《性命圭旨》、《伍柳仙宗》等书有关章节,通过学习,我们对于道教理论,特别是关于养生方面的理论及其方法,有了一个大概认识,提高了自己的水平。
除了打扫卫生和种地、种菜,匡师父常常在早晨晚上,亲自下场子,带我们习武,十分热闹,我们的劲头也很大,夏天不怕暑热蚊咬,冬天不怕风雪严寒,不以为苦,反以为乐,所以每人都学到了一些功夫。
山上练功的场地也很多,有时个人趁旭日初升之际,登上山头,望海吐纳。李白曾有诗云:  “我昔东海上,崂山餐紫霞”,真使人陶醉于大自然之中,其乐无穷。
另外,为了开放和旅游事业的需要,许多影视厂家不断到崂山拍片,每次都少不了崂山道士参加,除了诵经、值殿、种田等项目外,都有我们小道士的武术表演。在政府对外宣传工作上,我们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。
一九八五年八月份,我和两位道友在楼观台参访时,应任法融道长的要求,表演了我们在崂山学到的功夫,受到台上道众和当地围观群众的热烈欢迎,为道门争了光,也加强了名山宫观之间的联系。

 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